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二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目前执行的是由财政部发布的文号为[93]财会字第02号的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实施。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使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境内的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制度规定,企业必须按照统一的会计科目编号设置和使用科目,不得随意更改。
一)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便于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特制定本制 度。(二)本制度适应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一)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便于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特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适应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不向商业企业那么琐碎,但是涉及的税种很多,需要采取一定手段合理规避,它所涵盖的税种除生产销售及修理修配行业缴纳的流转税增值税外,基本包括了国家税法规定的所有税种。房地产开发公司从取得土地使用权起至开发销售完毕期间各阶段应纳各税种及各税种应纳税额如何进行核算做详细阐述。
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属于旧的行业会计制度体系,按照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如果达不到执行新准则的条件,也没有相关规定要求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仍可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会计财务科目
1、房地产会计财务科目包括开发成本、开发费用、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预付账款、主营业务成本、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主要涉及的税种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契税等。房地产会计,是会计工作的一个种类。
2、作为办公场地使用的在建地产,与一般制造业企业建设自用办公楼性质相同,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存货是“报表项目”,非会计科目。故:作为出售商品房而开发的在建地产,用“开发成本”核算。开发成本属于成本科目,在期末结转入“存货”项目,资产负债表中不直接反映成本费用类科目。
3、负债类科目,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类科目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售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预计负债,应付债卷,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
原来属于固定资产现在变为投资性房地产是会计政策变更吗
1、如果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之前计入了固定资产,执行后改为投资性房地产,就是会计政策变更。如果是自用房地产改变用途,用于出租,那就不是会计政策变更。非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公允价值计量。
2、法律分析:首次执行日之前计入了固定资产,执行后改为投资性房地产,就是会计政策变更。如果是自用房地产改变用途,用于出租,那就不是会计政策变更。非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公允价值计量。
3、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4、【答案】:A、B、D 选项C,从自用房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是核算科目的变化,并不是会计政策变更,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E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5、会计政策变更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合并政策。
6、【答案】:A、D 选项 B,自用办公楼由于对外出租变为投资性房地产,是资产的用途发生 改变导致会计核算的改变,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 C,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 于会计估计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