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促楼市
新政明确,提高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个人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40万元/人调整为50万元/人,每户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80万元/户调整为100万元/户。同时,支持公积金缴存人用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
多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后,房地产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以保交楼为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市场预期,修复市场情绪,提升消费者购房意愿。在金九银十关键时段,各项稳定市场的举措,积极出台和落实,有助于恢复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符合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的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限额(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在本市最高贷款限额的基础上上浮20%。广州市则将二孩及以上家庭公积金贷款计划上浮30%,并将公积金贷款最高信贷额度上调至130万元。地方对住房公积金的调整越来越精准。
在降低贷款比例方面,近日福建省南平市发文调整住房公积金部分使用政策。政策明确,取消购房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夫妻双方个人账户应保留最近12个月归集额的规定。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由40%下调为30%。
公积金政策成为近两年各地促楼市重要手段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指出,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由于公积金政策惠及的城市多、范围广,政策优化调整可以更直接和普遍,因此优化公积金政策成为近两年各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需求释放的主要手段之一。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除了放松限购外,多地还在优化公积金政策,涉及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等。
求江苏省太仓市现行的买房落户政策
1、太仓的落户政策:居住证满6个月,社保满6个月,在太仓买房租房均可落户;人才引进落户,本科学历不超45岁,全日制不交社保可落户口,自考本科需要3个月社保;大专学历年龄不超35岁,交6个月社保落户口;符合苏州市的技能人才,年龄不超35岁交6个月社保,可落户口。
2、《太仓购房落户条件政策》第三条 符合本办法相关条件的非太仓户籍人员,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市区。在迁入地无直系亲属的18周岁以下人员,不予准迁,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省相关政策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3、现在是2023年3月24日,下面是太仓现在的购房和落户政策:购房政策:取消6个月社保限制,外地人在昆山、太仓、吴江境内可买一套,不需要任何前缀条件;本科学历与本地户口一样,最多可以昆山购买3套住宅。
房住不炒、规范长租房,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楼市信号?
1、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重庆市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如上海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河南表示,坚持“房住不炒”,探索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外,广东、甘肃、云南、贵州等地也表示坚持“房住不炒”。
3、房地产作为一个基础行业,他能够带动影响的行业是非常多的,就比如说建造房子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这就会对高级水泥这些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建造房子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农民工,相应产生的劳务问题也是很多的。所以房地产行业如果大规模的波动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都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李宇嘉表示,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与“房住不炒”并不矛盾,满足购房者购置首套房和换房需求的前提是不能过度加杠杆,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在强调‘房住不炒’基础上,今年可能会更多强调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主要控制买房杠杆,在其他政策上应该不会有明显大动作。
5、资料图:一处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稳”字当头 早在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今年楼市政策进行定调,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随后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长期坚持房住不炒,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6、证券时报记者梳理了两会期间房地产相关政策的表述,包括政府工作报告、行业主管及监管部门的官方表态,从中提炼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金融政策、房地产税立法、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形势等五大关键词,围绕这五大关键词,帮你分析今年房地产政策和市场信号。
外地人补缴社保即可买房,南京为了楼市有多拼
近日,网上流传南京再次调整楼市限购政策,允许非本市户籍人员通过补缴社保购房。 为此,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获悉外地户籍只要在南京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开具购房证明,社保可以补缴,征缴方式不做区分。 不过,该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这一政策并没有“官宣”,亦没有具体文件。
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从4月初开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南京已先后十几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安徽合肥的步伐迈得更大,不仅补缴社保可购房,还放出允许企业购房的大招。
对于在异地打拼的人,社保断缴会直接影响是否可以买房买车。 我们以上海、深圳、南京、成都四个城市举例,来讲讲社保对买房买车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城市外地户籍买房买车都会要求有社保缴费记录,部分城市还规定不可以断缴社保。
分析:这次升级版新政,对外地人的限制更严。这次还强调,不准通过补缴社保的方式来买房,对外地人来说,在南京买首套房的门槛进一步提高,比如说一些外地来宁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受到影响,本来等了一年能买房了,结果新政一出,买房还要再等一年。
长沙的人才新政是在去年6月份公布的,同样对于A、B、C三类人才,长沙市政府将分别给予200万、150万和100万的补贴。这个补贴数额虽然没有南京多,但长沙的房价平均在1万/平米左右,如果用补贴来买房的话,分别可买200平米、150平米和100平米的房子,所以性价比反倒比南京更高。
支持改善性需求,调整限购,发购房补贴!8天19城出台楼市新政
调控政策转向对需求的支持,早有端倪。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此后,多个监管部门做出类似的表态,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进入2022年,支持合理需求成为各地楼市政策中的主旋律之一。其中,除刚性需求外,改善性需求也迎来利好。
属首次购买的,给予300元/平方米补贴;属改善型的,给予200元/平方米补贴;上饶市常住居民二孩、三孩家庭群体,且子女未满18周岁(截至2022年4月30日),购房时凭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分别给予300元/平方米、500元/平方米的补贴。
一种是生育补贴购房消费券,针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7日期间生育二胎三胎家庭,在活动期间购买兴庆区内新建在售楼盘住房的发放补贴券。其中,二胎家庭购房补贴券单张面额5万元,共发放20张;三胎家庭购房补贴券单张面额2万元,共发放10张。
此外,部分城市也采取了发放购房补贴、调整限售、减免房地产税费等措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释放,从供应端则采取调整土拍规则和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等方面,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预期下半年持续调整 随着各地政策持续出台以及疫情影响逐渐弱化,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态势。
重磅!30省定调房地产工作:16省均强调这4个字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北京、上海、重庆、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16个地方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再次对“房住不炒”进行强调。上海、重庆、贵州和青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三稳”的重要性,如上海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精准调控机制。
最近几个月以来,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被多个主管部门反复提及。自“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落地后,对于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此后,“三支箭”政策相继落地,为房地产释放大量资金。
月31日,上海: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